机构名称 |
博俊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资质证号 |
APJ-(黔)-015 |
|||||
项目名称 |
大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使用及环保设施 |
项目规模 |
—— |
|||||
业务范围 |
木门、金属门窗的技术研究开发、技术转让服务,***政策允许范围内的项目投资、咨询服务,防盗门、防火门、防火窗、车库门的制造、加工、销售及安装服务,五金工具及配件、训练健身器材、户外体闲用品、不锈钢制品、机械设备配件制造加工、销售,仓储服务(不含石油、成品油、危险化学品、道路经营站场仓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合同期限 |
2023.07.20~若无整改项或整改完成后30个工作日 |
|||||
项目类别 |
安全现状评价 |
报告提交时间 |
2023年12月26日 |
|||||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情况 |
||||||||
安全评价项目管理 |
项目组长 |
技术负责人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
赵杰 |
张啸 |
郭政 |
||||||
项目评价报告编制过程 |
报告编制人 |
报告审核人 |
||||||
赵杰、张大林 |
孙晓霞 |
|||||||
安全评价项目参与人员 |
安全评价师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技术专家及技术人员 |
|||||
张学华、王波、赵坤、曹洪印 |
/ |
/ |
||||||
安全评价项目现场开展工作情况 |
现场勘察人员 |
勘察时间及任务 |
||||||
赵杰 |
2023.10.23;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设备设施、物料储存使用情况及公用工程。 |
|||||||
现场勘察照片 |
|
|||||||
评价项目其他信息 |
||||||||
涉及的危险化学品 |
①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2022调整)的危险化学品品种:柴油、二氧化碳、氧气、液化石油气、氧化钠。 ②剧毒化学品品种:不涉及 ③易制毒化学品品种:不涉及 ④监控化学品:不涉及 ⑤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不涉及 ⑥高毒化学品:不涉及 ⑦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 |
|||||||
两重点一重大情况 |
①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 ②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不涉及 ③重大危险源辨识:大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均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
|||||||
危化品使用设施场所或设备 |
柴油罐、转印/喷漆车间、焊接区域、气瓶暂存处。 |
|||||||
环保设施及设备 |
二级滤芯除尘、旋风+滤芯除尘、“水喷淋+UV光催化+活性炭吸附”装置、布袋除尘器、排气筒、废水处理设施、混凝沉淀、化粪池厌氧处理、危废库。 |
|||||||
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 |
1 |
钣金车间屋顶为木制屋顶,耐火等级不符合要求,耐火等级为四级;厂房防火分区超过1500㎡。 |
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钣金车间屋顶更换为不燃材料屋顶,厂房防火分区不限。 |
|||||
2 |
厂房与浙江雅德杯业有限公司厂房防火间距不足。 |
较高一面外墙设置为防火墙或相邻高度相同的一二级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 |
||||||
3 |
未提供定期防雷检测报告。 |
提供定期防雷检测。 |
||||||
4 |
未提供压缩空气储罐、一台电梯检测报告。 |
定期对压缩空气储罐、电梯等特种设备进行检测。 |
||||||
5 |
焊接区域缺少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周知卡和安全操作规程。 |
焊接区域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周知卡和安全操作规程。 |
||||||
6 |
气瓶焊接与气瓶间距不足十米。 |
气瓶焊接与气瓶间距保持十米间距。 |
||||||
7 |
钣金车间现场储存3t柴油罐未设专库储存。 |
厂房内的柴油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³。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
||||||
8 |
现场柴油储罐未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措施。 |
现场柴油储罐应设置不燃性防火堤。 |
||||||
9 |
现场柴油罐附近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周知卡和操作规程。 |
现场柴油罐附近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周知卡和操作规程。 |
||||||
10 |
引风机二层平台用于现场检测处未设置高处坠落警示标志。 |
引风机二层平台用于现场检测处应设置高处坠落警示标志。 |
||||||
11 |
废水处理设施现场未设置洗眼器。 |
废水处理设施现场应设置洗眼器。 |
||||||
12 |
企业未建立《环保规章制度》 |
企业建立《环保规章制度》 |
||||||
13 |
企业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
14 |
配备2名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至少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
15 |
未提供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证明。 |
提供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证明。 |
||||||
16 |
废水处理设施未开展环保设计诊断。 |
废水处理设施开展环保设计诊断。 |
||||||
整改情况 |
整改中 |
|||||||
安全评价结论 |
在企业在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安全对策措施,对本报告提出的存在问题整改和整改建议完成的基础上,可以消除或减少企业生产过程危化品使用和环保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或事故影响的程度,大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危化品使用和环保设施的安全风险可以接受。 |